返回

大唐狄梁公之血影疑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二章:针锋相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狄仁杰望着熊熊大火,神色凝重:“此贼愈发猖獗,吾等需加快步伐。”

    经过一番波折,狄仁杰终于找到了武三思与暗影会交易的证据,乃是一份密函,详细记录了他们的阴谋诡计。

    正当狄仁杰准备将证据呈交武则天之时,武三思竟先一步在武则天面前诬陷狄仁杰伪造证据,意图陷害忠良。

    武则天一时难以分辨是非,陷入两难。

    狄仁杰深知,此时唯有当面对质,方能还自己清白。

    朝堂之上,狄仁杰与武三思针锋相对。

    狄仁杰义正言辞,将所查之事一一陈述,证据确凿,条理清晰。

    武三思则巧舌如簧,百般抵赖。

    武则天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

    武三思深知狄仁杰对陈记布庄血案以及他与暗影会的阴谋调查已接近真相,为了转移狄仁杰的视线,干扰其调查进程,他将目光投向了远在边关的刘元吉以及魏元忠一案。

    狄仁杰这边,虽然察觉到武三思的意图,但皇命难违,不得不分心应对魏元忠一案。他带着卫瑛和慕容雪,快马加鞭赶赴边关。

    一到边关,狄仁杰便感受到了此地的紧张氛围。刘元吉早已得到消息,对狄仁杰的到来充满戒备。

    “狄大人,久闻大名,不知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刘元吉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狄仁杰神色严肃:“刘元吉,魏元忠一案事关重大,本官奉命前来彻查。”

    刘元吉冷哼一声:“狄大人,此事怕是有所误会,魏元忠纯属咎由自取。”

    狄仁杰不予理会,立刻着手调查。他发现案件的卷宗残缺不全,关键证人也不知所踪。

    “这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欲掩盖真相。”慕容雪说道。

    狄仁杰点头:“不错,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就在狄仁杰艰难查案之时,武三思在京城也没闲着。他买通朝中一些官员,在武则天面前屡屡进言,称狄仁杰在边关劳民伤财,办案毫无进展。

    武则天心生不满,下旨催促狄仁杰尽快结案。

    狄仁杰压力倍增,但他深知不能草草了事。经过多方探访,终于找到一名知晓内情的老兵。老兵起初惧怕不敢言,狄仁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大人,魏元忠是被冤枉的。这都是刘元吉为了排除异己,故意陷害。”老兵终于吐露实情。

    狄仁杰心中有了底,正欲进一步收集证据,却遭遇刘元吉的百般阻拦。

    “狄大人,您这是要置我于死地啊!”刘元吉恶狠狠地说道。

    狄仁杰义正言辞:“刘元吉,若你清白,何惧调查?”

    此时,京城中又传来消息,武三思指使他人诬陷狄仁杰在边关受贿,滥用职权。武则天龙颜大怒,再次下旨斥责狄仁杰。

    狄仁杰深知,若不尽快查明真相,不仅无法为魏元忠洗清冤屈,自己也将陷入绝境。

    在这关键时刻,卫瑛发现了刘元吉与武三思往来的密信,信中提及如何构陷魏元忠以及对付狄仁杰。

    狄仁杰拿着密信,决定冒险回京面圣。然而,在归途中,遭遇多次暗杀。

    “大人,小心!”卫瑛护在狄仁杰身前,与刺拼死搏斗。

    幸好慕容雪机灵,带着援兵及时赶到,狄仁杰才得以脱险。

    回到京城,狄仁杰不顾自身疲惫,直奔皇宫。

    “陛下,魏元忠一案乃是冤案,臣有证据在此。”狄仁杰跪地呈上密信。

    武则天看后,脸色阴沉:“狄仁杰,若此事属实,朕定不轻饶那些奸佞之人。”

    武三思在一旁强装镇定,狡辩道:“陛下,此乃狄仁杰伪造,欲脱罪啊。”

    狄仁杰怒目而视:“武三思,你这满口胡言的奸贼,事实俱在,岂容你颠倒黑白!”

    武则天沉思片刻,道:“狄仁杰,武三思所言也不无可能,你可有更确凿之证?”

    狄仁杰朗声道:“陛下,臣还有证人。”

    说罢,狄仁杰请出那名知晓内情的老兵。老兵跪地,将所知之事如实禀报。

    武则天闻之,面色愈发阴沉。

    武三思见状,额上冷汗涔涔,仍强辩道:“陛下,此乃狄仁杰串通他人,污蔑微臣。”

    狄仁杰厉声道:“武三思,你作恶多端,天理难容。陛下圣明,定能明察秋毫。”

    武则天龙颜大怒:“此事朕定会彻查清楚,若有人胆敢欺瞒,定不轻饶。”

    狄仁杰与武三思皆跪地领旨。

    出了皇宫,武三思恶狠狠地瞪着狄仁杰:“狄仁杰,你休要得意太早。”

    狄仁杰正气凛然:“武三思,正义终会战胜邪恶,你的末日不远矣。”

    狄仁杰深知,虽此次占了上风,但武三思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回到府中,与卫瑛、慕容雪商议后续对策。

    “大人,如今武三思定会狗急跳墙,我们需加倍小心。”卫瑛道。

    狄仁杰点头:“

第九十二章:针锋相对(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